时间: 2025-08-20 10:09:02 | 作者: 海派礼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填志愿时候了,写一篇关于“化妆品相关专业”的文章,我自己没有参加过高考所以不太了解,中专读了化学工艺,后来大专有化妆品专业之后才选回化妆品技术。入行13年从事过多个岗位,业余也很脑力在加强学习,读的是社会大学。前两天和朋友在聊天,说他儿子这几天要填志愿,当时我心想是否能收集一下资料,给未来想进入化妆品行业的学生一些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已达到4026亿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美国第一),化妆品工厂5000-6000家,品牌8-10万个,实体店和网店等这些都是第一。据数据统计各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美元):中国54、美国276、日本279、韩国244,结合来看市场足够大,可增长空间也非常大。
当下的直播市场四大天王“李+琦”、“V娅”、“辛8”、“交个朋友”,前3个都跟美妆有很大的关联性,化妆品行业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贝泰妮、珀莱雅、上海家化、华熙、丸美、名臣健康、拉芳家化、水羊……
在人才和就业方面的现状,先从法规文件开始说,看“新法规”对行业相关从业者有哪些硬性要求:
应当具备化妆品、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公共卫生或者法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相关知识,熟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并具有5年以上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管理经验。
1.具有医学、药学、生物学、化学或毒理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化妆品成品或原料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并具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从业经历。
3.能公平、客观地分析化妆品的安全性,在全面分析所有可获得的数据和暴露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并对评估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
4.能通过定期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等方式,学习安全评估的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新的安全评估理论、技术和方法,并用于实践。
应当具备化妆品、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公共卫生或者法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和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并具有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管理经验。
应当具有皮肤病相关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且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化妆品人体安全性与功效评价相关工作经验的全职人员。
还有其他政府及直属机构等部门、院校老师、第三方机构、上游原料生产销售企业、品牌销售企业等等,就业的机会也非常广,总体分析,行业非常缺具有“化妆品相关专业”的人才,为什么这么缺?据青眼公众号之前的采访报道,我国最早与化妆品有一定关联性的专业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日用化工”专业,后来改为“轻工有机合成”专业,1985年后改为“精细化工”专业,差不多1998年前后,这些专业就统一改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等。
从1998年直至2018年中国才有属于化妆品本科的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大专较早的有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1年),也就说这期间本科专业的人才已经“断层20年”,个人分析,前20年中小企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也没那么高,薪资水平相对其他行业来说也一般,这几年一个是市场发展需求,第二个是新规的要求,渠道、品牌、产品、技术、包装、营销各种内卷,大家都在抢优秀的人才,导致专业人才、优秀人才缺口非常大。
据媒体报道的数据,化妆品相关人才缺口已超10万,10万多不多?相对当下的几年肯定是多,因为每个企业至少需要一个符合“化妆品相关专业”要求的人员,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企业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
综上可以看出,市场足够大,增长空间也大,非常缺“专业”的人才,要不要读化妆品相关专业?目前化妆品行业相关人才如:研发工程师、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经理、安评人员、功效评价、业务销售、数据分析师、合规人员等等薪资方面也不比其他行业差,还是比较吃香,不愁找工作,可以到招聘网或搜索一下,了解实际情况。
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新规的“四个最严”要求,监管对化妆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对技术研发、质量安全、功效评价、智能制造等领域不断的加大投入,有了前面30年的铺垫和积累,可以预测未来10年也是行业新的里程碑,各大高校不断对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国货也将迎来崛起,走出国门,成为化妆品最大制造国和消费国,中国现有的规范和标准也将会受到国际上的认可。
接下来说关于化妆品相关专业志愿填报的一些建议,因为我没有参加过高考所以不太合适,我邀请了一位行业的好朋友(郭晓峰)写了一篇文章,收集了一些化妆品相关院校和专业的信息供大家参考,见下文: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局。一方面,具有专业背景的新锐品牌层出不穷,在互联网的高效率传播下,化妆品的市场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称新规)和相关配套文件的相继落地实施,化妆品行业从过去的粗放型阶段发展到精细化阶段,从“基础护肤”到“功效护肤”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需求,对行业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对口和更加专业。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的主力军,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数来自高校的应用化学与精细化工等专业。但是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配方配伍研究,成分深度研究,高效透皮吸收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垂直于本行业的化妆品科学相关专业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2年初,已经有19个院校相继开设“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其中不乏北工商、江南大学等老牌化妆品领域资深高校。为化妆品行业的人才输送提供坚实保障。
随着“功效护肤”时代的进一步确定,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普及,亦或是对新原料的开发需求。化妆品行业的触角逐步渗透到一些非化学类相关专业:药学、皮肤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等。大量的专业人士进入化妆品行业,化妆品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本文在此背景之下,试图选择一些化妆品有关的专业做一些解读与介绍,以便为有志于化妆品行业的高考学子做一些参考。同时亦可为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自己做一个借鉴。
本部分以2022年最新版本科专业目录为蓝本,精心挑选了一些和本行业有一定关联(对口度)的专业,从对口度和专业匹配岗位两方面做初步的分析。
开设院校:广东药科大学、厦门医学院、湖北科技学院、齐鲁医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等
主干课程:化妆品概论、化妆品管理与法规、美容皮肤科学、化妆品工艺学、表面活性剂、有机化学等
开设院校: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厦门医学院、肇庆学院、湖南理工大学、安康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
主干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生物化学、化妆品科学、化妆品制剂学、化妆品分析与评价等
开设院校: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轻化工程导论、化工原理、科技英语、有机分析、香料感官品评、料香精行业法律和法规、合成香料工艺学、天然香料及其加工、日化香精基础、食用香精概论、日化香精工艺学、化妆品工艺学、萜类化学、风味化学等
开设院校: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华南理工、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分离工程、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过程控制、精细化工工艺等。
开设院校: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华东理工、合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肇庆学院、东华大学
主干课程: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精细化工反应过程与设备、精细化学品分析技术、精细化学品复配技术等
开设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
主干课程:病理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手术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耳鼻喉科学、呼吸治疗学、超声诊断学、皮肤性病学等
化妆品配方师(已下放)、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化妆品检验员、化妆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员、化妆品内审员等
江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华商学院、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美妆品教育等
这里先恭喜广大考生终于跨过一个人生门槛,说实话虽然没有没有经历过高考,个人感觉填志愿比高考累,因为成绩已经出来,人生下一个阶段有时候选择比脑力重要,方向对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本人作为行业自媒体或过来人吧,希望能尽自己微薄之力,多提一些意见供你们参考。
面对厚厚的《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志愿填报指南》和《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这类填报志愿的书,有用是有用,但是太厚了,内容也比较多,看得眼花缭乱乱,如果有志愿想进入化妆品这个行业不妨参考一下本文。
如果有明确目标院校,就直接登录考试院官网了解信息,也可通过各种软件APP网站等,比如百度、夸克浏览器搜索“高考”,就会进入高考模块,查大学、查专业、查分数等同时能了解一下具体录取率,综合对比评估,也可以多请教一下家里亲属和朋友所在的行业,他们的一些意见。
最后就是多去媒体社交平台逛逛,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贴吧、B站等,搜一搜,学姐学长们的吐槽,了解一下学校的生活环境、校风等心里有个数。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好书出来社会找工作时,一所好的学校能作为履历漂亮的敲门砖以外,还有很多好处,在校的环境也会改变一个人,出来工作光大学的同学或校友肯定就比读完高中就出来工作的同学多,人脉社交圈子也广,如果高中就出来工作,前面几年可能觉得还好,到了30岁以后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在职场中就算你很有能力因为学历低,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瓶颈天花板,那时候再意识过来,有机会是有机会,但你花的时间和代价可能是别人的几倍,有了家庭以后,很多时候就算你想继续学习也会感觉力不从心,各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