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时间: 2025-04-23 12:14:38 |   作者: 爱游戏平台网址

  2024年发布的全国首部区域ESG白皮书——《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中,关于未来蓝图的描绘,即是上面这段话。

  彼时,正值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园区一口气落地了《ESG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及12项配套政策,意味着这一个连续八年位列综合发展水平第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正式开启ESG系统化实践之旅。

  所谓“ESG”分别指向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起初关注集中在投资领域和企业范畴,而后以人为中心的“城市ESG”概念应运而生,从宜居环境、社会和谐和城市治理等角度,助力城市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至少6座城市(上海、北京、苏州、邯郸、厦门、深圳)先后发布ESG相关行动计划,但以经开区为主体“吃螃蟹”的,苏州工业园区是第一个。

  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何需要大力践行ESG?ESG能为苏州工业园区带来什么?这一年以来都有哪些进展?对这样一些问题的回答,正在为中国的更多城市及其经开区,提供转型的参照。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从1994年5月诞生之日起,就埋下ESG的种子。比如,园区以“产城融合”为核心定位,实行“先规划、后建设”,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长轨迹验证了发展模式的成功。商务部年初公布的信息数据显示,苏州工业园区连续9年位列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第一;2024年进出口总额第一;实际使用外资排名第四……

  不过,和许多其他经开区一样,苏州工业园区在多年快速地发展后,也面临转型的课题。

  从苏州工业园区近5年GDP情况去看,尽管园区GDP总值逐年增长,但增速却像“过山车”:自2021年增速达到最高点10%后,2022年下降到仅有2.3%;近三年又呈现出企稳向上的趋势。

  与此同时,全球经贸规则正在经历深度重构。比如,面对欧盟碳关税、美国“对等关税”重塑的贸易壁垒,苏州工业园区这类外向型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副调研员陈霞看来,园区转型的课题,不只是GDP规模及增速,更重要的是寻找新增长点,提升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水平。

  ESG产业高质量发展和ESG应用实践,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选择。“ESG理念体现了区域面向未来发展的底气和竞争力”,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刘轶芳告诉我们。

  “通过发展ESG产业,园区能够优化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良好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能够吸引更加多的投资和人才,为区域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刘轶芳说。

  2024年6月,苏州ESG创新产业中心正式开园。现场展示了“园区引入的ESG七大领域”,包括研究机构、环境服务、评级机构、绿色金融、数字方案、认证培训、咨询机构等。

  截至目前,已有64个项目已进驻该创新中心,签约率高达90%。这种密集的ESG产业集群,得益于园区“专业化招商+定制化载体”机制,让技术落地周期大幅缩短。

  这种系统性支撑正在重构产业逻辑,转向“生态价值”竞争:ESG产业创新中心内,企业不仅能找到碳核算服务商,还能对接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参与行业沙龙、获取国际标准动态。

  苏州工业园区官网数据显示,2024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2.4亿元,而园区ESG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营收达到600多亿元。

  “企业ESG转型的确存在动力不足的痛点。”陈霞说:“对苏州工业园区来说,如何说服、促进、推动入驻企业接受、拥抱、实践ESG,是转型的重点之一。”

  她介绍,园区为此上线了全国首个ESG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一期设计的37个定性诊断模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识别出环境管理、供应链合规等共性短板。

  基于平台诊断,公司能够通过内部研讨优化,寻找改善方案。比如,某电子制造企业通过平台发现空压机余热回收潜力,改造后能源效率明显提升;另一化工企业则暴露出废弃物分类精细度不足的问题,随即启动产线优化。

  据悉,平台二期引入S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行业标准,逐步提升了诊断的精准性。

  刘轶芳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企业层面积极推动国资、民企及外资企业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积极践行ESG理念,形成一批优秀案例。这些实践不仅推动了ESG理念在园区的落地生根,还为别的地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技术落地的瓶颈通过产业生态重构得以突破。同时,园区也将ESG领域人才纳入年度紧缺目录。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当前ESG领域面临显著的人才配置矛盾。具备ESG战略规划、碳核算、绿色金融等复合能力的从业者数量有限,且多集中于咨询机构与跨国企业。ESG人才供给不足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短缺。

  “园区支持企业招引专业人才,并优先推荐享受人才政策支持。此外,园区还通过建设ESG产业创新中心,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ESG研究机构和认证评级机构、高校实践基地入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陈霞说。

  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能常年稳坐“综合发展水平第一”的位置,与其高占比的外向型经济密不可分。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914.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9.9亿美元。

  未来企业可能会面对下一步欧盟碳关税(CBAM)等机制带来的合规挑战。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长期承担“合规高成本、规则零话语”的缩影。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指出,碳足迹管理体系对外需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对内要支撑绿色转型,但当前我国在碳资产发展上仍存认知差距。

  陈霞介绍,苏州工业园区的破局行动始于国内标准的先行探索。比如,园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开发区ESG发展白皮书,系统梳理产业转型路径;并同步编制《经济开发区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通则》,首次建立涵盖绿色供应链、能源管理、社区共治等维度的本土评价体系,为后续国际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据透露,下一步园区将对接国际标准,开展《可持续工业园区——ISO 37101本地实施指南》PAS编制。

  从被动执行ISO标准到主导编制国际指南,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表明,中国产业正试图加快从规则“旁听席”迈向“议事桌”,落子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话语权的重构。

  此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并全面参与了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制定,为IFRS S1和IFRS S2的出台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刘轶芳看来,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一系列政策以及标准制定,体现了园区在ESG领域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这种前瞻性和引领性,剑指“ESG国际话语权”,其意义已不止于一个企业、一个园区,甚至一个城市。

爱游戏app官网下载电话
爱游戏官网平台邮箱
爱游戏平台网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