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23 06:11:44 | 作者: 资质荣誉
从集团总部垂头丧气游出来,迎着清冷的月光,看着街中川流不息的车辆,刘秀有太多的苦水要吐。一笔内部业务,都已按合同完成两个月了,沟通多次总部就是不付款,搞得明天员工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
工资还好,可以后期补,但社保就麻烦了,断了后会引起系列问题。想到这些,刘秀下意识的看向还未关灯的总部办公室,随口一句脏话算是近期各种不顺的些许安慰。
刘秀毕业于国内top10名校,走出校门时考虑各方情况,最终选择进入国企,凭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外加吃苦耐劳精神,一路成长,先后在一线生产岗、综合管理岗、专业方面技术岗历练,工作得到各方认可,逐渐成长为一名集团优秀管理人员。
其间虽有挫折,但总体顺利,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榜样,也成为亲朋好友教育后辈经常引用的案例。
2024年初,经组织安排,被任命为一基层国企负责人,刚开始时雄心万丈,准备干出一番业绩,但不曾想会由此开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
对方委派一名管理人员,为新招录人员,对国企内部治理没任何概念,很多事项沟通不畅,即使有相应规章制度也难落实,动不动就说要回去请示后再确定。
更为严峻的是,母公司经营困难,前些年摊子铺的太大,背负沉重负担,成立子公司既有锻炼干部的考虑,也有削减成本的无奈。
因此,对子公司只能是政策方面的精神支持,其余必须自谋出路,一度还曾想用子公司干净的壳融资。
扶上马、送一程这些过去口头常说的东西,半点影子都没有,自从成立后,集团层面就好像忘了有这家子公司似的,除了考核统计汇总指标时。
刘秀无奈的还不止这些,国企按市场化运作总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三重一大一定要提交上级党委研究,然后是总办会等,在和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的决策效率总是不协调,大部分时候是民营单位在等自己单位决策,免不了有怨言。
以至于好不容易谈成的客户单子,因为内部效率问题告吹是常事,甚至在同行间还因此有一定“知名度”。
更关键的是,有人对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合作提出疑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家而不是其它家,还要民营方有个说法,搞得民营方提出2024年结束就终止合作的无奈决定。
选择和民营方合作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国有方没资质、没专业技术人员,很多工作都是对方在做,不少甚至是垫钱做事。
做事还好说,一旦到分配收益时就麻烦了,动不动就说国有资产流失,签协议时没人说有啥问题,搞得民企都说现在的国企没有契约精神。
好不容易同意支付吧,内部流程太长,一个几万块钱的事项,有协议、有合同、有决议,没有个把月就是批不下来。
每次看到对方来电,都不敢立即接通,要在大脑里飞转想出一个好的借口,不过时间一长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差撕破脸罢了。
为了控制工资总额,国企人员增加受到严控,想法就是通过合作,将成本分担出去,然后自己占大头。
市场哪有这种玩法,但现实是决策的人往往不用对决策负责,听得见炮声的人又决策权力不够,这就是基层最大的实际。
入股的这家国企之前也是想着借助更大的平台,获得一些核心资源,深入合作后才发现,其实母公司也没多少资源,原有的资源早被掏空,所以对方外派的高管也是经常神龙见识不见尾,没有基本的履职保障。
双方同床异梦,小纠纷不断,沟通就没顺畅过,一些常规的业务问题也达不成一致意见。
没多久,对方就主动提出召开股东会解散公司算了,因为他们没看到合作有多大意义,派一个人来,也是一笔成本。
民营方在业务合作中倒是提出了很多好的机制,作为经营负责人的刘秀也逐渐理解其中的必要性,但是每次去总部部门负责人那里汇报时,人家总是说这样的不行、那样有风险,但就是不告诉你怎么做。
对子公司存在的困难,从来就没提出具体处理方法,比如资金、办公用房、管理授权等等,部门指令成为子公司最头疼的麻烦。
多汇报几次似乎还有些遭人嫌弃,时不时还遇不到人,有时候一个工作人员就直接回复已知悉有关问题,待和负责人汇报后再说。
离开总部到基层单位,在具体的环境下,才深刻地明白什么叫官僚主义,也才体会到官僚主义的恶毒。
甚至有一种论调说,该同志之前不是很优秀吗,如果这也要支持那也要支持,那么还要他做什么?
刘秀对此也很苦恼,不清楚自己到底获得了哪些支持,除了一纸文件,办公室、工作人员、基本经费都没有,以至于拓展业务时总是一个人,搞得客户一度认为这是不是一个皮包公司,因为办企业总得有一些基本的要件吧。
那些民营小企业,也都会装一个门头,这不仅是形象,也是对市场规则的基本尊重。
一个人负责一个公司的窘迫不可言表,内外都是一个人,虽然之后有两个临时人员,效果也略胜于无,业务上不断被上面提醒整改,内部建设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整体规划可言。
作为曾经的专业人才,刘秀也因此对基层实际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之前在统筹国企改革时,总发现有不少企业跟不上节奏,影响整体进度,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事,下面总是不上心呢?
现在才明白,上面安排工作,上下的认识不总是一致的,很多宏观上很重要的事,在基层来看并不见得那么重要,基层有自己的优先级,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根源。
就比如自己负责的公司,现阶段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每次参加一整天的会,都会提心吊胆,因为这一天的公司经营成本还没有着落,这样的状态会议也开不好。
机关可以经常开务虚会,但自己公司不行,每一天都有水电、房租、工资等支出,每一次会议都有成本。
尤其是行政机关,动不动就要此类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参会,一参会就是大半天,一参会就是一堆任务,但从来不给实际支持,有时还会以政治任务的口吻随便安排工作。
说到内部治理自然重要,自己作为曾经的总部部门负责人对此也多次提出要求,但是增加专业人才就会增加公司成本,在没有实现既定的效益前,只要能勉强应付就行了,规范管理以后再说。
通过优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自己明白没意义,因为增加人需要上级批准,他们的建议,子公司执行总部的制度就行了,不用那么多非业务人员。
按照要求,国企子公司也要建立相应的一整套制度,就算不用,也要建立,抄作业也要抄成一大本,便于应对各种检查。
甚至有些工作,总部要求子公司还要有特色,要创新,不能搞上下一般粗,一企一策,使得子公司光应付内部要求都有大量工作,没有专人基本应付不过来。
每次上级来检查,总会提出一堆问题,但又不给你说具体是违反了什么政策,笼统的甩下一句抓紧整改,然后就等着要结果。
更直接的影响是薪酬,以前在总部,有时还会羡慕子公司负责人薪酬高,现在自己到子公司,薪酬标准确实提高了,但是业绩要求也高得离谱。
以至于在各种同行交流中,刘秀都打折讲规划,免得被别人说成是吹牛不上税,年纪轻轻就偏爱假大空。
一个几个人的公司,任务几乎和上百人的其他子公司一样,想想都觉得诡异,如果自己任务完不成,那不是要拖累集团整体进度?
但每次报任务进度,都不敢打折,讲具体措施都不敢说困难,因为要考虑整体影响,让刘秀更为难的事,有些紧急开展的业务实际不利于公司发展,比如贸易,和主业半点关系没有。
更要命的是,公司没有人懂贸易业务,贸易获得的流水除了达成目标,无另外的任何意义,还可能有诸多隐患。
出于谨慎考虑,刘秀咨询上级部门,结果被告知完成年度任务是核心,作为子公司负责人要有大局观念,不能仅仅从自己单位利弊考虑。
那些从开始就几乎能确定没办法完成的指标,会不断恶化内部管理和业务风险,下指标时虽说有征求意见,但服从大局放在第一位,年底一核算,还不如在总部的收入水平,鼓励到一线、到基层,想想自己之前提的要求,有时觉得可笑。
按照2024年目标完成情况,虽然从人均角度看,几乎能成为集团第一等次,但是总体任务没完成,按规定扣减绩效薪酬,奖励直接就没有了。
加上自己跑业务时有些个人花销和支出,这些子公司都不能报销,一年下来能够说是损失惨重。
有时拜访那些熟悉的朋友洽谈业务,吃个便饭有些都是人家买单,但一年下来,其他花销也不小。
自己的薪酬受影响就算了,两个临时人员更是可怜,每个月3000多的工资还不能准时发放,只要月度绩效没达到计划,工资都会扣减,其中一个还是应届毕业生,弄得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有时候想想,觉得很失败,对不住和自己一起奋斗的员工。
改革中,总部又末等调整两个人到子公司,这两个人据说有特殊关系,否则早就按规定辞退了,现在轮换到子公司,估计今后就再也难调整了,一天事情不干,尽发牢骚。
给他们严格考核也没用,因为顾忌各方因素,不能辞退,调岗没人要,考核人家不在乎,扣点钱随你便,反正人家也不缺那仨瓜俩枣。
有时候想想,末等调整很容易被异化为内部流转,最终也不能够实现考核的目的,国企真的太难了。
因此,三项制度改革,核心是管理人员能下、收入能低、员工能出,否则,任何制度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经此总总,刘秀有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国企环境,曾经职业成长建立起来的信心,经过2024一年的涤荡,丝毫不剩。
负责一个子公司,虽然规模小,但也有各方面的关系要维护,从不喝酒的人,几次醉倒在路边不省人事,第二天又翻江倒海的跑业务。
短短一年脂肪肝就明显上升,肠胃功能明显受损,以至于家人都在埋怨,这工作到底图什么。
甚至在梦中,都在思考公司业务指标的问题,尤其到发工资时,梦中总是出现由于任务没完成员工在门口排队拖家带口讨薪的情景。
别人眼中的刘总,实则不如一个员工超然,怎么别人眼中的国企高福利、高工资、无考核、混日子自己一个都没遇到?
有时也在想,是自己不够力还是自己能力有限,辛辛苦苦一年,不但自己收入下降,跟着自己的员工也因目标未完成收入锐减不敢回家过年。
一直有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抛出橄榄枝,收入翻两番不说,关键是机制更灵活,但朋友都说现在的形势要坚持留在国企,好多人都在排队进国企呢?
不觉间已到治安亭门口,迅速调整状态,热情地和熟悉的保安说一声“新年快乐”,算是对2024的一个告别。
3·15晚会丨只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维修刺客”啄木鸟,维修乱象何时“修”?
“啄木鸟家庭维修,除了感情不能修,啥都修,修,不仅能修还能洗。”和企业在网络上的火热宣传同步,近一年来,“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接到大量花了钱的人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确实没钱了”!知名车企三大工厂已停摆,高管现场爆料:我们工资也欠着,尽量确保车主一些基本的东西!公司此前3年亏超18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场哪吒高管在会议现场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称,这场会议是哪吒和供应商在探讨自救方案,“大家一起共渡难关,这里面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如果哪吒倒闭了,那就是0,什么都收不到,我们也一样,工资也欠着,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个企业能恢复过来,能够往前走。”
近日,广东疾控公布了一则真实案例:高一男生小黄与同校的高三男生小姚相约开房,因了解到男男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小黄网购了HIV检测试纸。
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和是否零添加无关?千禾客服没有公开回应 只表示:是否零添加可参考配料表#酱油 #调味 (来源:极目新闻)
马来西亚批准重启MH370搜寻 若寻获须支付逾5亿元#马来西亚 #MH370 #失踪 #搜寻 #马航
“千禾0”酱油检测出镉引发关注,“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无关零添加?客服:是否是零添加,可参考配料表。
湖北大学一女生已失联6天,家属:失联3天后校方才告知,手机信号最后消失在距校约一公里处。妈妈:在湖边椅子上发现女儿衣物
中南财大多名学生呼吁取消3000米长跑测试,学校回应:已关注学生诉求,会进行研判
#中南财大学生呼吁取消3000米测试# 近日,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名学生在社交平台发文呼吁学校取消3000米测试。
小学生因直呼老师姓名被打脸9次?老师:不是正常喊,对人不尊重,教育局:会严肃处理
3月19日,山东济宁的一位学生家长在网络上发帖称,3月14日下午,就读于邹城二中附属小学五年级的小凡,在体育课上被数学老师殴打。
广东肇庆一位女孩小静在8岁时疑因吃了未煮熟的青蛙,大脑里寄生了一条裂头蚴活虫,困扰其整整8年,导致她如今已经16岁了,依然拿不稳勺子、无法握笔,甚至有癫痫的症状,并且无法说话。
近年来,伴随国家安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慢慢地加强,慢慢的变多的快递从业人员能够关注辨别禁寄物品、可疑人员,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为及时遏止非法寄递,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先是深夜伤感发文,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紧接着没过去两天,赵薇再次出动。频繁曝出近况的赵薇,这是打算试水复出吗?